您好,欢迎来到衡荣清铝单板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

新闻中心

乐思龙铝单板厂家电话价格优惠现货促销(为什么东北三省被称为中国的粮仓)

发布时间:2023-04-07 18:46:09 人气:4 来源:铝单板厂家

乐思龙铝单板厂家电话价格优惠现货促销(为什么东北三省被称为中国的粮仓)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东北大米,享誉天下2021年,黑龙江省大米产量累计2913.70万吨,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占全国大米总产量的13.67%富饶美丽的东三省,肥沃的黑土地上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晶莹剔透的大米供往全国各地,供养亿万人民。

但是,在300多年前,山海关以北,却连一株水稻的影子也难以寻觅到

上图_ 东北平原的农作物分布图源远流长水稻原先是一种热带、亚热带植物野生的水稻,生长在中国南方、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喜欢温热潮湿的环境中国古人是充满智慧的距今3000多年前,先民居然奇迹般地将南方才产的稻米引种到了东北。

在辽宁阜新县高台山遗种,就发现了公元前1500年前后的水稻田遗址1988年,在大连湾大嘴子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2400年前的碳化粳米到了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建立了渤海国政权渤海国内广泛种植水稻渤海国所产的“卢州之稻”,是当时的名物。

但是随着渤海国的灭亡,东北的农耕文明受到毁灭性的破坏从10世纪到18世纪的800多年中,历经辽、金、元、明数代,东北大地上再也没有形成规模的稻米种植到了清代,东北大米又在史籍上零星出现康熙二次东巡,盛京官庄资料中可见“稻”的记录。

乾隆时,奉天府道尹的奏书中提到一种叫“辽阳青”的大米但是这些稻米种植量十分稀少,价值昂贵,属于权贵阶层才能消费的奢侈品东北大米的大规模引种,还是要到清朝末年

上图_ 晚清东北沈阳城外的平原朝鲜移民自夺取天下之后,清政府一直视关外祖宗之地为禁脔,将其封禁,关内百姓不得擅入但到了清朝末年,东北被日俄帝国主义垂涎,边疆危机日益严重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形势,清政府不得不以“安置流民”“开荒济用”“以利饷源”等各种名目放松对东北边疆的封控。

与此同时,东北的近邻朝鲜也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外部日本虎视眈眈,内部饥荒灾祸连连大批的朝鲜人为了躲避灾祸,趁着中国边禁渐弛的机会,来到中国东北谋求生计朝鲜移民东北开始于1845年,当年大约有十几名朝鲜人偷越国境,来到临江县。

19世纪60—70年代,朝鲜咸镜北道等地连连灾荒,朝鲜移民迎来一个小高潮1872年鸭绿江北岸一带,就有朝鲜人470户、3139人1880年后,清政府在东北边境设局招垦,“划图们江北沿岸为韩民专垦之区,”移民合法化。

朝鲜人成批大规模涌入朝鲜平安道监司闵丙奭的奏报中说“我民越之去者,不下十余万”到光绪末年,仅延边一地,朝鲜移民就有10.95万人这些朝鲜移民在中国落地生根,成为我国民族大家庭中新的一员——“朝鲜族”

上图_ 朝鲜半岛地形拓荒水田朝鲜半岛虽然位于东北亚,但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水稻故而朝鲜族长期以来就有种植水稻的传统朝鲜移民进入东北以后,就将这传统带来了东北据专家考证,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拐瘸子朝鲜族镇的上甸子、下甸子是近代东北最早的水田开发地。

清同治年间,朝鲜移民在此刨草甸,挖水渠,修池梗,引种水稻经过三年的耕耘,清光绪六年(1875年),终于培育出了近代东北的第一块水稻田从此以后,水稻种植在东北迅速铺开到民国初年,东北地区水田总面积已经超过11.7万公顷,就连北纬52°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呼玛县,都培育有水田。

上图_ 古代打稻图(图源明代《天工开物》)兴修水利水稻种植对水的需求极高发达的水利设施是形成大面水田的前提条件朝鲜移民兴修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在延边,1906年,延吉县新乡大教洞的14名农民开掘水渠1308米,引河水灌溉33顷,而到了 1924年,延边水利灌溉面积达4269.3公顷。

在吉林,朝鲜移民修筑的水利工程星罗棋布,仅舒望县细鳞河流域,现在仍使用的水利工程就有5处在黑龙江,至今还残留着池埂子,1926年朝鲜移民在木兰达河尖山子脚下建柳条坝,形成了著名的尖山子灌区一项项水利工程,使得沉睡的荒地变成了水田。

为大面积水稻播种打下了基础

上图_ 水稻选育良种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水稻本产南方,不耐严寒朝鲜移民原先从朝鲜半岛带来的稻种,在气候较暖的辽东地区可以生长,但在辽河以北,更冷的地方,水稻不是难以生产,就是产量很低,难以形成经济效益直到清末,一名叫申友景的移民,弄到了日本北海道的稻种“赤毛”,在牡丹江地区试种,几年后试种成功,培育出了适应黑龙江地区的耐寒高产稻种。

根据1912年的调查情况,东北地区“稻皆朝鲜种,耕耘方法为朝鲜式”,朝鲜移民的稻种和耕作方式在东北地区发枝散叶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本家和地主,为了提高产量,提高利润,还积极从日本引进高产稻种1913年春,吉林省派出一个30人的农业代表团去日本北海道考察,带回了优良稻种,在吉林省农业学校聘请日本专家试种。

“小田代”“北海”“陆羽”等日本高产稻种也相继引入东北

上图_ 清末东北地区“开禁放垦”的过程中的升料地执照当局鼓励晚清东北边禁全开,清政府对移民一改排斥驱逐的态度,开始设局招垦,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如1906年,辽宁新民府就设立新民蒲城水利局挖掘了新开河,促进水稻生产。

到了北洋政府东北当局政府对垦荒种稻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1913年,在辽宁塔西湾设立水稻试验基地,绘制通俗易懂的水稻种植图画分发给各县同年奉天省水利局成立,开掘了“引浑入蒲”的水利灌溉工程北洋政府东北当局,还多次进行土地普查,将查出的可耕荒地,低价抛售给农民耕种。

1915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当时的朝鲜是日本的殖民地,东北当局害怕日本人利用朝鲜移民对东北实行侵略渗透,鼓励汉民种植水稻,汉民也开始大面积耕种水稻1918年,北洋政府内务部、农商部向奉天省发出通报“旅满朝鲜人会收买水田,严加防范”。

东北当局颁布了《提倡华民耕种水稻办法》责成各县政府调查境内的水田面积,由县政府督促农会劝导民众耕种水稻如果资金不足,则有政府联络乡绅商行,提供贷款

上图_ 东北大米20年初,东北地区相继成立了奉天官牧场、新纪公司、溥丰农场、彰武农牧场等官办或商办的稻田公司这些稻田公司招徕民众耕种土地,提供农资、粮食、住处,极大地促进了水稻增产经过数十年的耕耘运作,原本不产稻米的东北三省,逐渐变成了北方稻米之乡,成为我国重要的大米生产基地。

1931年,“9·18”事件爆发,日本侵略者霸占了东北日本人在东北抢占了东北的大米资源直到解放后,东北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富饶的黑土地,才真正成为人民的“北大仓”作者:大狮子 编辑:莉莉丝参考资料:[1]《论近代辽宁省地区水田农业的发展于朝鲜移民社会的形成》 金颖 满族研究 2007.4

[2]《朝鲜移民于近代东北地区的水田技术》 衣保中 中国农史 2002.1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线